笔趣阁 www.biquge3.cc,妙玲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一秒记住【69中文网www.69zw.com】,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。
老七跑得极快,过一会就把大人远远抛在背后,月色如纱幔笼罩着路侧的竹林,在没经济大开发前,提琴山的竹器与松香是出口的主要品种。凤舞九重天的竹蓝编织技术只掌握在少数老艺人手里,现已失传。
提琴山本叫伏虎山,历来是边陲重地。主峰是虎脊山,山顶有一个天然湖泊虎脊天池。传说虎脊天池有条干年大黑鱼,头大如斗,躯若纺锤。额头有个若隐若现的金色“王”字。
只是从来没人见过大黑鱼的真面目。
提琴山南峰山崖上,传说在一株苍虬松树有一个无字墓碑,底下埋着一个无名将军骸骨。这个无名将军和提琴山有着莫大渊源。
这个无名将军曾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。精声律工字画,年少时背着自制七弦琴天天喝酒吟诗拍婆子,算是风流快活登徒子。不过他的书画作得好倒是不争事实,据说此人放浪形骸的,擅长喝酒喝到六亲不认时绘制春宫图。笔下女子娇媚艳丽栩栩如生,堪称一绝……可惜佳作流传至今已经寥寥无几。
后来书生花钱奉父母之命捐了个九品芝麻官。一日,皇帝微服私访,他脑袋发热,拦驾冒死进谏,被贬至伏虎山边关当苦役。数年后,边关骚乱,外邦入侵,守城主将战死,士兵折伤过半。敌军围城数月,城中粮草尽绝,众人惊惶,多半有开城投降之意。唯那书生跳出来,陈述投诚必遭屠城,主张死战到底。是夜,书生设宴毒杀主和派乡绅与将士数十人,至于中立派或收押或当场杖杀。至此,书生被推举为主将,率领众人与敌军血战到底。
书生当上主将后,赏罚分明,行军布阵颇有见地,那数倍围城敌军吃了几次败仗,一时竟束手无策。那书生倒雅兴大发,每夜在城头弹琴作乐,品茶读书或与艺伎载歌载舞饮酒狂欢。敌军疑有诈,更是按兵不动。至一深夜,忽听城中发出巨大欢呼。无数铁骑冲出,大喊“朝延救兵来了,大家杀出去。”敌军大乱,四处溃逃。书生挥马杀出,乘机追夺粮草辎重无数,然后果断鸣金收兵退守城池。
敌军醒悟过来,再看那些战死士兵,面黄肌瘦,城中怕已是弹尽粮绝。他们开始围城不攻,等粮草耗尽。等一月之后,料想城中枯竭,派奸细潜入城中散布谣言,说书生唆使将士烹食百姓。
城中饥民大乱,书生彼时已饿成皮包骨,一夜须发尽白如老翁。他自知大势已去,城破在即,竟是悲怀壮烈,迎着秋风,抚琴一曲,铮铮琴声如狂风骤雨中万马奔腾而来,听得将士热血沸腾。一曲终了,书生宽衣解带,命人取一大鼎,底下燃起熊熊烈火。
他焚掉心爱七弦琴,赤身跳入沸水中。临死前大呼“体之发肤,受之父母,今日诸位食我皮肉,乃再生父母,当持枪迎敌,莫教外敌再欺妻儿!”
众将士大受感动,默默分食人羹。两干九百余人,面有菜色,但都精神抖数,磨亮刀锋,全无惧色。高喊着冲向敌阵,鲜血淋漓,无一人退缩半步,最终悉数战死,无人幸免。
敌军破城后,大肆屠戳,几乎杀尽城中男丁,年轻女子全部遭掳走。书生骸骨被人偷偷埋石榴树下。敌军四处寻觅欲泄愤,一老妪胆大,趁家人起殡时把书生骸骨带出城外,葬于伏虎山悬崖之上。
两月后,朝廷援兵赶到,收复城池。敌军退守河对面柳风营。念书生之壮气,朝廷追封其为无名大将军,伏虎山改为提琴山。皇帝老儿想起这厮当年指着鼻子骂娘那痞样心里来气。妈卖批,想学稽康干古留名?门都没有!联赐你为无名将军,山赐提琴山。哼!铁琴气节可留芳,你这酸文人切莫想沽名!
……
这时虎脊村,除了庄稼地,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。月光下,乡间路径就像一条竹林掩盖的幽谧邃道,凉嗖嗖的有些阴森。穿过竹林,就听到悦耳水流声,那涓涓流水顺着悬崖宛若干万条柔软的银蛇蜿蜓游下,汇成底下那一泓明镜似水谭。
那少年便和小女孩站在水谭边,看着水谭里那一道弯弯的月芽儿。水气缓慢地漫过来,倒真是润物细无声。
“有鱼呢。”少年低喝一声,把脖子上小女孩放下谭边岩石上,顺着岸边灯蕊草蹑手蹑脚地朝水谭摸过去。路过苦瓜地,拔了一根苗架攥手里。
小女孩听到扑通一声,那潜伏少年像一只硕大青蛙般跃入水中,水潭... -->>
一秒记住【69中文网www.69zw.com】,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。
老七跑得极快,过一会就把大人远远抛在背后,月色如纱幔笼罩着路侧的竹林,在没经济大开发前,提琴山的竹器与松香是出口的主要品种。凤舞九重天的竹蓝编织技术只掌握在少数老艺人手里,现已失传。
提琴山本叫伏虎山,历来是边陲重地。主峰是虎脊山,山顶有一个天然湖泊虎脊天池。传说虎脊天池有条干年大黑鱼,头大如斗,躯若纺锤。额头有个若隐若现的金色“王”字。
只是从来没人见过大黑鱼的真面目。
提琴山南峰山崖上,传说在一株苍虬松树有一个无字墓碑,底下埋着一个无名将军骸骨。这个无名将军和提琴山有着莫大渊源。
这个无名将军曾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。精声律工字画,年少时背着自制七弦琴天天喝酒吟诗拍婆子,算是风流快活登徒子。不过他的书画作得好倒是不争事实,据说此人放浪形骸的,擅长喝酒喝到六亲不认时绘制春宫图。笔下女子娇媚艳丽栩栩如生,堪称一绝……可惜佳作流传至今已经寥寥无几。
后来书生花钱奉父母之命捐了个九品芝麻官。一日,皇帝微服私访,他脑袋发热,拦驾冒死进谏,被贬至伏虎山边关当苦役。数年后,边关骚乱,外邦入侵,守城主将战死,士兵折伤过半。敌军围城数月,城中粮草尽绝,众人惊惶,多半有开城投降之意。唯那书生跳出来,陈述投诚必遭屠城,主张死战到底。是夜,书生设宴毒杀主和派乡绅与将士数十人,至于中立派或收押或当场杖杀。至此,书生被推举为主将,率领众人与敌军血战到底。
书生当上主将后,赏罚分明,行军布阵颇有见地,那数倍围城敌军吃了几次败仗,一时竟束手无策。那书生倒雅兴大发,每夜在城头弹琴作乐,品茶读书或与艺伎载歌载舞饮酒狂欢。敌军疑有诈,更是按兵不动。至一深夜,忽听城中发出巨大欢呼。无数铁骑冲出,大喊“朝延救兵来了,大家杀出去。”敌军大乱,四处溃逃。书生挥马杀出,乘机追夺粮草辎重无数,然后果断鸣金收兵退守城池。
敌军醒悟过来,再看那些战死士兵,面黄肌瘦,城中怕已是弹尽粮绝。他们开始围城不攻,等粮草耗尽。等一月之后,料想城中枯竭,派奸细潜入城中散布谣言,说书生唆使将士烹食百姓。
城中饥民大乱,书生彼时已饿成皮包骨,一夜须发尽白如老翁。他自知大势已去,城破在即,竟是悲怀壮烈,迎着秋风,抚琴一曲,铮铮琴声如狂风骤雨中万马奔腾而来,听得将士热血沸腾。一曲终了,书生宽衣解带,命人取一大鼎,底下燃起熊熊烈火。
他焚掉心爱七弦琴,赤身跳入沸水中。临死前大呼“体之发肤,受之父母,今日诸位食我皮肉,乃再生父母,当持枪迎敌,莫教外敌再欺妻儿!”
众将士大受感动,默默分食人羹。两干九百余人,面有菜色,但都精神抖数,磨亮刀锋,全无惧色。高喊着冲向敌阵,鲜血淋漓,无一人退缩半步,最终悉数战死,无人幸免。
敌军破城后,大肆屠戳,几乎杀尽城中男丁,年轻女子全部遭掳走。书生骸骨被人偷偷埋石榴树下。敌军四处寻觅欲泄愤,一老妪胆大,趁家人起殡时把书生骸骨带出城外,葬于伏虎山悬崖之上。
两月后,朝廷援兵赶到,收复城池。敌军退守河对面柳风营。念书生之壮气,朝廷追封其为无名大将军,伏虎山改为提琴山。皇帝老儿想起这厮当年指着鼻子骂娘那痞样心里来气。妈卖批,想学稽康干古留名?门都没有!联赐你为无名将军,山赐提琴山。哼!铁琴气节可留芳,你这酸文人切莫想沽名!
……
这时虎脊村,除了庄稼地,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。月光下,乡间路径就像一条竹林掩盖的幽谧邃道,凉嗖嗖的有些阴森。穿过竹林,就听到悦耳水流声,那涓涓流水顺着悬崖宛若干万条柔软的银蛇蜿蜓游下,汇成底下那一泓明镜似水谭。
那少年便和小女孩站在水谭边,看着水谭里那一道弯弯的月芽儿。水气缓慢地漫过来,倒真是润物细无声。
“有鱼呢。”少年低喝一声,把脖子上小女孩放下谭边岩石上,顺着岸边灯蕊草蹑手蹑脚地朝水谭摸过去。路过苦瓜地,拔了一根苗架攥手里。
小女孩听到扑通一声,那潜伏少年像一只硕大青蛙般跃入水中,水潭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